近一年來股價低迷的金力永磁(06680)終於顯現“反彈信號”?
據智通財經APP獲悉,自今年9月24日以來,股價長期低迷的金力永磁便好像打開看震盪上行通道,分別於9月27日、10月4日、10月18日錄得12.06%、19.36%、8.44%的漲幅,期間累漲近35%。
事實上,或由於稀土價格在2023年大幅回調的原因,自2023年以來該股價便開啟了單邊下行的道路,直至跌到今年9月9日的歷史最低價4.932港元。現如今,股價已經連續爬升一段時間的金力永磁股價已經反彈至7.56港元,已然較最低價高出了53.3%。
從消息面上來看,此次金力永磁股價持續向好恐怕主要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改善所致。據財報披露,2024年第三季度,該公司營業收入約16.53億元,同比增長1.99%;歸母淨利潤約7720.65萬元,同比減少52.24%,環比則大增329.29%。
整體來看,雖然前三季度業績仍是下滑之勢——營收同比下降0.72%至50.14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60.17%至1.97億元,但是單季度環比大增之勢或已經逐步透露出公司業績邊際向好的信號。
那麼,於金力永磁而言,自2023年業績遭遇上市以來的首次“失利”,這會是估值和業績雙向修復的機遇嗎?
產銷攀升抵消跌價影響,業績反轉在即?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金力永磁是一家集研發、生產和銷售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亦是一家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領先供應商。
具體來看,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機和新能源汽車等。目前國家高度重視節能環保建設,釹鐵硼所應用的風電、新能源汽車、永磁工業電機對於節能環保意義重大,未來隨下游高速發展,釹鐵硼永磁材料需求有望快速提升,同時帶動稀土資源消費需求。
因此,拉長時間線來看,前幾年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節能變頻空調、風力發電這幾大領域需求爆發式增長所致,金力永磁2018-2022年的業績均保持快速增長之勢。
據相關財務數據顯示,2018-2022年,該公司營收從12.89億元增長至71.65億元,5年間CAGR達54%,歸母淨利由1.47億元增長至7.03億元,CAGR為48%,整體業績呈現雙高位數增長的態勢。
然而,好景不長,2023年由於價格同比大幅下跌,金力永磁的業績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滑。
期間,該公司營收同比下降6.66%至66.88億元,這是該公司自2018年上市以來首次出現營收下滑,淨利潤則同比下降19.78%至5.64億元,扣非淨利潤同比下降27.68%至4.93億元。據悉,2024年前三季度,金屬鐠釹平均含税價格為47.52萬元/噸,較2023年同期平均價格66.64萬元/噸下降約28.69%。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作為磁材行業領軍者,憑藉技術優勢不斷實現低成本擴張,扭轉下滑的業績,其實對金力永磁來説難度並不算大。
2024年前三季度,金力永磁產銷攀升便抵消了跌價影響,促使公司業績環比向好拆分量價來看,產銷量方面,報告期內公司釹鐵硼磁鋼產能利用率超90%,高性能磁鋼成品產銷量約為15350噸(同比增長約40%),訂單轉化能力穩固。價格方面,根據亞洲金屬網、中國稀土行業協會等公佈數據,2024年1-9月金屬鐠釹含税均價為47.5萬元/噸,較2023年同期均價66.6萬元/噸下降約28.7%,釹鐵硼磁鋼成品均價也隨稀土原料價格下行而滯後性下移。整體來看,公司產品量增價減有效對衝了稀土下行週期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金力永磁Q3盈利性環比改善,也進一步助力公司扭轉下滑的業績。具體來看,2024年前三季度,金力永磁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10.0%、4.0%,分別同比下滑6.56pcts和5.84pcts,主要歸咎於產品均價下行及市場競爭加劇。單Q3來看,公司毛利率、淨利率分別為12.8%、4.8%,分別環比增長5.31pcts和3.81pcts,毛利率環比提升較多主要系高價稀土原料庫存基本出清,以及執行了個別客户在稀土原材料價格相對高位時簽訂的部分鎖價訂單,同時公司加速推動生產管理信息化、自動化,降本增效。
據瞭解,稀土永磁廣泛應用於下游節能高效領域。幾乎所有需要電能-機械能轉換的領域均需要電機,稀土永磁電機憑藉其高性能、低損耗以及體積等方面的諸多優勢應用於中高端的中小電機領域,對應下游終端包括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清潔能源、移動通信、節能家電、航空航天等眾多領域。
更近一步來看,稀土行業長期成長動力來源於——原有應用領域的持續深化和新應用領域的不斷出現。
覆盤歷史,高性能釹鐵硼永磁材料的應用場景從傳統的消費電子-風電-變頻空調-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應用場景持續突破。更進一步,節能電機、人形機器人等領域為永磁材料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短期也無需過度悲觀,需求結構已轉變為由新能源以及節能領域主導。更重要的是,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將進一步帶動電機、空調、電梯等領域新增需求。基於此,稀土行業具備高成長性,這種成長動力在“萬物電驅”時代有望更加強勁。
據國泰君安綜合測算,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風電、變頻空調等領域將繼續拉動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高增,預計2023、2024、2025年全球高性能釹鐵硼需求量分別為13.1、14.7、17.1萬噸,2022-2025年CAGR達16%。
而在需求爆發增長的拉動下,國內釹鐵硼產量亦呈現快速增長之勢。
具體而言,在下游新能源汽車、風電、變頻空調等終端需求快速增長下,國內釹鐵硼供給隨之增加。 2018 年我國燒結釹鐵硼產量約 15.5 萬噸,到 2022 年,國內燒結釹鐵硼 產量已達 19.4 萬噸,5 年間增幅約 61%。
由此可以看到,在終端需求持續拉動下,磁材供需有望維持緊平衡,稀土價格也將有望企穩回升。
據國泰君安指出,2022年稀土價格加速下跌,但從2023年H2開始,供需壓力因素均較大程度反應,稀土價格逐漸築底。2024Q2開始,由於第一、二批稀土配額增速放緩,加之前期大幅跌價後廠商挺價意願較強,供給邊際收緊。而需求端前期下游廠商庫存持續去化,金九銀十電動車、風電旺季的集中採購推動需求邊際回暖。海外方面,若2024Q4海外稀土、磁材提前補庫,將助推稀土需求邊際轉好。整體看供需均邊際改善,價格回暖有望延續。
天風證券亦表示,往後看,伴隨着供需基本面持續向好轉變,行業龍頭對稀土的定價權有望逐步增強,疊加成本端的支撐,稀土價格中樞有望持續提升。
綜上來看,下游新能源需求高景氣為稀土永磁行業奠定了持續增量基礎,未來公司自身多基地擴產將助力突破產能瓶頸,同時公司向人形機器人領域的業務拓展亦強化了金力永磁的中長期成長能力,因此不難看出,在這樣的邊際向好趨勢下,金力永磁或有望憑藉公司的技術、成本、產能優勢迎來業績和估值修復機遇並不是什麼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