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享
如欲分享新聞,請填寫收件人及閣下之電郵,再按「送出」。*必需填寫
收件者電郵*
請用分號「;」分隔不同電郵地址,例子:a@a.com;b@b.com
閣下之電郵*
分享內容
業績欠佳又捲入近1億專利訴訟,“鋰電老三”中創新航(03931)麻煩纏身?
進入2024年下半年,鋰電池行業仍不平靜:近日,中創新航(03931)公告稱,寧德時代(300750.SZ)針對一項動力電池專利起訴公司侵權,並請求法院判決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9200萬元與其為制止侵權...
重設
送出
視窗將於5秒內關閉
業績欠佳又捲入近1億專利訴訟,“鋰電老三”中創新航(03931)麻煩纏身?
關閉
智通財經
推薦
2
利好
1
利淡
3
 
 

進入2024年下半年,鋰電池行業仍不平靜:近日,中創新航(03931)公告稱,寧德時代(300750.SZ)  -7.080 (-2.624%)   針對一項動力電池專利起訴公司侵權,並請求法院判決公司賠償其經濟損失9200萬元與其為制止侵權支出的合理費用30萬元。

據瞭解,本次涉訴專利為一款鋰電池的頂蓋結構設計,對鋰電池的防爆功能優化具有重要意義。以2023年中創新航錄得近3億元淨利潤的業績來看,若該項官司勝訴,則中創新航需要付出的賠償金額或將達到其去年一整年淨利潤的三成。

實際上,寧德時代與中創新航的專利糾紛並不止這一起。自2021年以來,寧德時代多次針對包括“正極極片及電池”、“集流構件和電池”等在內的多項專利提起侵權訴訟,其中有勝有負,雙方可謂結怨久矣。

然而,對市場投資者而言,除了這場專利風雲以外,恐怕公司基本面中的部分不利跡象才是更值得擔憂的長期因素。

行業產能過剩拖累利潤下滑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過去一年中,在動力電池價格下行、下游車企需求放緩的背景下,中創新航亦出現了營收增速放緩、利潤下滑的窘境。財報披露,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0億元,同比增長32.5%;淨利潤為2.94億元,同比降低57.4%,為近四年以來的首次下滑。

毛利率表現則有所改善,2023年毛利率達到13.0%,相比去年同期提升約2.7個百分點;但淨利率卻從3.40%下滑到1.62%。

除了利潤受行業整體低迷的形勢拖累而表現不佳,開支上升、存貨高企都反映了公司的處境並不樂觀。

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財務成本約為3.3億元,同比大增超4倍,遠高於銷售開支、行政開支的同期增速;2023年,公司持續加大研發投入,研發支出達到9.9億元,同比增長50%。

此外,公司存貨撥備達到8.6億元,同比增長222%,計提後公司賬面仍有71.3億元存貨。庫存積壓情況高企,表明公司正面臨較大的清庫存壓力,未來也將面臨大額存貨減值拖累業績的風險。

近年來,中創新航大舉擴張產能,也導致公司債務壓力持續上升。2023年,公司流動負債中的銀行借款由24.7億元大幅增加至81.1億元,非流動負債中的銀行借款達到210.5億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資產負債比率為47.1%。

儘管鋰電池行業目前產能過剩態勢嚴重,但中創新航產能擴張步伐不停。2023年,公司武漢基地工廠的一期、二期產線實現全面投產,規劃產能20GWh;位於海外的葡萄牙零碳電池工廠項目預計2025年底投產,一期年產能達15GWh。根據公司此前規劃,2023年公司總體有效產能將擴張至約90GWh。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鋰電池總產量已超過940GWh,但新能源汽車和新型儲能的鋰電池裝機量僅佔約435GWh,產能超過一半屬於宂餘;據高工產業研究院調研預測,2024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的有效產能利用率或將低於60%。

行業供過於求的陰影籠罩下,中創新航如此多的產能將如何利用,高企的庫存又將如何消化,都將為公司業績表現帶來許多不確定性。

“電池老三”不好當?

新能源汽車行業爭相降本增效的局勢下,動力電池“內卷”愈發激烈,而中創新航這個“電池老三”的日子也並不好過。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2023年,中創新航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為32.9GWh,佔比8.49%,較去年下降0.3個百分點;而據SNE
Research的統計,中創新航去年動力電池裝車量位列全球第六,全球市佔率從2022年的3.6%提升至2023年的4.7%。

不難看出,從裝機量來看,中創新航與寧德時代、比亞迪兩大巨頭還有着較大差距,而即使是排在公司後面的億緯鋰能、國軒高科等,2023年國內市佔率也均較去年有所增長;

而從業績來看,寧德時代2023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1.21億元,同比增長43.58%,比亞迪歸母淨利潤更是突破300億元大關,同比增速達到80.72%,經營性現金流淨額也創下歷史新高。相比行業龍頭,中創新航業績的增收不增利跡象愈發明顯。

落後於同業的表現,或許部分要歸因於公司產品的競爭力不足。據智通財經APP瞭解,中創新航的鋰電池單價從2022年的0.99元/Wh降至2023年的0.72元/Wh,一年內降幅高達28%。

市場內卷的情況下,以低價換市場的策略並不新鮮。數據顯示,早在2019年-2021年間,中創新航動力電池的平均售價就低於寧德時代、孚能科技等競爭對手同期的銷售均價,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公司裝機量的迅速增長。

但不可忽視的是,鋰電產業早已從快速擴張進入了增速放緩、供過於求的下半場。產能擴張遠超行業需求增速的形勢下,中創新航的低價策略恐怕不僅無法助力公司市場份額增長,還會對利潤指標形成不小的壓力。

儲能與海外市場,能否成為破局抓手?

面臨產能過剩、下游需求低迷等多重不利局面,一眾電池廠商也正想方設法尋找新的增長曲線,而儲能與出海就是兩個備受關注的選項。

寧德時代就是堅定轉向儲能賽道的先行者之一。2023年,寧德時代的儲能電池系統銷量69GWh,同比增長46.81%,佔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的40%,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公司又推出號稱“全球首款5年容量和功率零衰減”的天恆儲能系統,電池壽命能達到15000次實驗室循環。此前,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羣估計,到2030年儲能業務收入將與汽車電池業務相當。

此外,據統計,截至2023年末,億緯鋰能、蜂巢能源、南都電源、鵬輝能源、海辰儲能、贛鋒鋰業近30家國內電池廠商已相繼推出300Ah以上容量的電芯產品;年內,至少有20家儲能企業相繼發佈基於314Ah/320Ah大電芯的20尺5MWh儲能系統。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儲能行業應用場景眾多,包括工業企業儲能、充電站儲能、通信基站後備電池、家用儲能等。數據顯示,2023年新增儲能裝機規模約2260萬千瓦/4870萬千瓦時,較2022年底增長超過260%,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

相比於眾多率先佈局儲能賽道的電池廠商,中創新航儘管也涉足了儲能業務,但該收入的規模尚處於起步階段。從收入結構來看,2023年,中創新航的動力電池產品營業收入達到222.5億元,同比增長21.4%,佔總營業收入的82.4%;儲能系統產品營業收入為47.6億元,佔比僅為17.7%。

而在海外市場的開拓上,中創新航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2023年公司境外收入為6.5億元,收入佔比僅為2.4%,內地銷售收入佔比仍超過97%。

展望未來,中創新航提出將繼續圍繞“動力儲能雙驅動”的業務戰略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區域戰略,培育新的成長曲線。然而,上有兩大巨頭穩定瓜分市場份額、下有諸多競爭對手追趕,中創新航的行業第三地位顯然並不那麼穩固。此外,無論儲能業務抑或海外市場,如今都尚未形成公司新的營收支柱,未來如何挽回業績下滑的頹勢,也將是公司亟待思考的問題。

(A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智通財經
AASTOCKS.com LIMITED 版權所有,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