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展望2025年,受早兩年樓市持續走下坡影響,加上徘徊高息環境,新盤累積一定存貨,除了餘貨外,亦有部分去年未及應市的全新盤將於2025年開售。不過,由於貨尾已有一定數量,今年發展商料仍會因應實際市況調節,以「有序推盤」的策略部署,故預期今年有機會推出的全新盤約有102個,合共將提供約36,181伙私宅可成為潛在供應;數量較預測2024年的36,141伙微升0.1%,處於相對穩定水平。以發展商的角度分析,若撇除因有多個合作項目而錄得7387伙的恒地(00012)來計,半官方機構港鐵(00066)涉及的鐵路盤,就成為今年全港新盤最大的供應庫,涉及5個站,共有9個項目遍及港九新界合共提供5543伙,佔全港總伙數達15.3%。以地區分析最大的供應庫是九龍城區,合共提供逾萬伙(10,831伙),當中主要受啟德新區的6055伙及土瓜灣的3602伙所帶動。上述逾3.6萬個單位,指的是條件相對成熟,有機會可於年內應市的總伙數,至於實際推售量需視乎發展商的部署、項目期數分拆及實際市況而定,初步估計較貼近實際的推盤量大約為1.6萬伙。陳海潮指出,今年樓市基調已有大變,包括已沒有辣招制肘,按揭亦大幅度鬆綁及放寬,而市場買家較過去幾年變得多元,投資者及換樓客重新入市,加上持續不斷的專才、高才及投資移民對住屋需求殷切。再者是發展商挾著不少存貨之下,大多採取先量後價的低價銷售策略,配合今年減息周期的息口趨降形勢,故相信來年一手私宅買賣可以穩步再升。他初步預期,今年一手私宅買賣登記量可較去年再增逾一成(11%),至約1.8萬宗的近六年新高水平,而登記金額亦料相應增加近15%,挑戰2360億元的史上第三高水平。 (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