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港通訊> 為紀念新加坡已故建國總理李光耀百歲冥誕,新報業媒體旗下《聯合早報》、《海峽時報》及《商業時報》合辦「亞洲前瞻峰會2023」(Asia Future Summit),並邀請了三位與李光耀交情匪淺的國際政商學界名人:美國政治學者兼哈佛大學教授格艾利森(Graham Allison)、馬來西亞前財政部長敦達因(Tun Daim Zaibuddin)及長和集團創辦人李嘉誠接受訪問,一起回顧李光耀的世界觀與他在國際格局中扮演的角色。李嘉誠於《聯合早報》的訪問中表示:「第一次與李光耀先生見面應該是1967或68年,我記得我們在香港見面,第一次見面,我最難忘就是李光耀先生對新加坡的使命感和對人民的承諾,如果你明白,當時亞洲的複雜背景和經濟多艱苦,你就能體會到他的挑戰,要在沒有選擇的現實中,為未來創造無限可能,聽起來很容易,但實踐毫不簡單,用今日的眼光去看歷史,很多時不盡公平,我和李光耀先生相識好多年,我們交談的問題很多,李光耀先生的思想有很多層次,所以我們無事不談,好自然,最終我們能夠講到每件事大家的觀點差不多,他的決心,排除萬難,實踐承諾,值得大家一輩子學習。李嘉誠續稱:「李光耀先生成立公共政策學院時,他跟我說,要為亞洲培訓公共服務人才,叫我一定要支持,我體會到他的苦心,馬上就答應為他的心願捐資,以李光耀先生命名是我很大很大的光榮,新加坡由南洋一個海港,變成國際都會,香港同樣由漁港,發展至金融中心,星港兩地,都是傳奇,亦同時踏進新階段,兩個地方有很多相同,互相學習,世界和社會的問題日益複雜,對未來的路,要有很多考慮,最近我在手機玩人工智慧問「香港與新加坡是否競爭對手?」得出來的答案「星港兩地是競爭和合作的混合體」答案很有意思,新加坡從「無」到今日的「無限機遇」,人民切切實實感到自豪,這就是偉大領袖的最佳體現,我明白,今天年青人看李光耀先生所建立和設計的可能會覺得是頭上的金剛圈,希望可以人性化一點,我們要明白,在特定的年代和相應的歷史背景.當時,沒有半點鬆懈的餘地,要改善人民衣食住行,又要打造未來這就是最人性化的操作,我實在非常非常佩服他,有次我們吃晚飯,李光耀先生談論很多對經濟和商業的看法,我跟他說:「不如你從商吧。」他就說:「不如你從政。」我們大家哈哈大笑,回想故人,我時時懷念他。」(BC)#李光耀 #李嘉誠 #新加坡 #香港 #長和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