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近期加強對金融監管機構的掌控力度,透過行政命令將多個獨立監管機構納入白宮直接控制範疇,同時對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CFPB) 展開大規模裁員。這場被視為「去監管」的激進改革,正引發法律爭議與市場震盪。
《彭博資訊》日前報導指出,美國證交會 (SE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 等機構被要求在制定任何規則前必須獲得白宮批准。聯準會 (Fed) 也將受到影響。根據川普的命令和指導草案,Fed 貨幣功能仍是獨立的,但作為銀行監管機構的任何規則都必須提交白宮審查。
根據白宮信息與監管事務辦公室 (OIRA) 發布的 25 頁備忘錄,這些機構需在周一前任命「白宮認可」的監管政策官員,並在規則制定全流程中接受白宮審查。此舉被視為川普行使今年 2 月所簽署的第 14215 號行政令的具體行動。該命令基於總統對憲法的個人解讀,主張對行政分支所有機構擁有監督權,涉及金融、能源、勞工等 20 餘個領域。
俄亥俄州立大學法學教授 Peter Shane 指出,這項改革可能違反最高法院先例,因為「讓聯準會喪失監管自主權將威脅全球金融穩定」。Shane 強調,總統無權分割 Fed 功能,此舉可能引發司法挑戰。
與此同時,CFPB 正經歷建制以來最劇烈變革。該機構員工從 4 月 14 日起陸續收到解僱通知,約 1500 人面臨裁員,僅保留 200 人維持基本運作。代理局長 Russ Vought 聲稱這是「業務重組」,但被裁員工透露裁撤規模遠超法定程序。
裁員消息最早由《福斯商業台》披露,一位匿名政府官員隨後向媒體證實裁員規模。截至上周五 (18 日) 晚間,上述被裁員工將失去訪問機構系統的許可權,包括內部郵件系統。
川普政府這項最新裁員舉措,也成為一場新的法律戰的焦點。美國國家財政雇員聯合會 (National Treasury Employees Union) 隨即向聯邦法院提出緊急請求,要求叫停裁員。該工會指出,在不到 24 小時內裁撤絕大多數員工且毫無提前預告,不僅嚴重擾亂機構正常功能運作,也違反上訴法院此前要求對每一位員工職責進行「個別評估」的裁決精神。
自美國聯邦上訴法院上周推翻下級法院禁令後,CFPB 工會指控政府「超越司法許可權」。
《美聯社》報導指出,這一裁員計畫也凸顯川普政府在「重塑聯邦機構功能」方面的強硬作風。長期以來,共和黨保守派和部分企業人士對 CFPB 的執法和監管措施頗有怨言,認為其過度干預市場,馬斯克更將其列為政府效率部改革的首要目標之一。馬斯克打算通過 Visa 推出點對點支付服務,該業務原本屬 CFPB 監管範疇,如今恐將規避審查。
此次裁員矛頭直指 2008 年金融危機後設立的監管機構,民主黨方面強烈反擊。CFPB 創建者之一、麻州參議員華倫 (Elizabeth Warren) 批評道:「川普政府正系統性破壞消費者保護機制,這是對民主制度的攻擊。」她呼籲國會採取行動阻止裁員,並強調該機構在打擊金融詐騙中發揮關鍵作用。
CFPB 成立於 2010 年,是歐巴馬政府在 2008 年金融危機後推出的關鍵監管機構之一,旨在保護美國消費者免受金融欺詐、誤導性行銷和不當貸款行為的侵害。官方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CFPB 已幫助消費者爭取約 200 億美元的賠償,包括取消債務、現金補償和貸款減免等措施。
法律專家指出,川普政府此輪改革恐觸發多重風險。除削弱金融系統穩定性,還將加劇監管套利,科技公司可能利用監管真空開發高風險產品,而白宮強推的「政治化監管」模式,恐導致市場信心流失。當前爭議已從政策層面延伸至司法領域,最高法院是否介入將成為關鍵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