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團結香港基金發表報告,指公營房屋落成量正步入收成期,預計2025/26至2029/30年度期間,單靠傳統公營房屋年均3.21萬伙,已超越《長遠房屋策略》的3.08萬伙目標,為《長策》2014年公布以來首次出現。加上簡約公屋正在穩步推進,未來五年公營房屋年均落成量將達到3.77萬伙,足以達至《長策》目標。報告指,即使計及可能出現潛在延誤,預計未來十年傳統公營房屋落成量仍將超出《長策》目標約7%至31%,但要在2026/27年度前達成4.5年輪候時間目標,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的短期填補作用不可或缺。報告又預計,未來四年房委會的年度建築開支將增加73%,考慮到未來有一定供應緩衝提供空間,建議當局應重新檢視「插針樓」和地形複雜的發展地盤的成本效益,以控制不斷膨脹的建築開支。報告認為,過去公屋「頭輕尾重」供應問題正在緩解,綜合輪候時間將維持下降趨勢。資助房屋方面,報告指出,隨着樓價自2021高位回落,資助房屋與私人住宅的樓價重疊範圍擴大到100萬至500萬元之間,當中介乎300萬至500萬的資助房屋單位,較容易受私人市場潛在競爭影響,但資助房屋對中低收入家庭而言仍是置業首選。(d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