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為深化金融制度型開放,加大金融支持「走出去」企業和「一帶一路」建設力度,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國家外管局及上海市政府聯合印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進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行動方案》提出,在上海試點通過再貼現窗口支持人民幣跨境貿易融資,鼓勵在滬銀行擴大跨境貿易信貸投放降低企業人民幣貿易融資成本,促進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進出口貿易。方案又提到,推動更多銀行加入CIPS,持續擴大CIPS網絡覆蓋範圍;加強CIPS建設,研究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為人民幣計價的全球貿易、航運及投融資,提供安全高效的結算清算服務;促進人民幣跨境使用,提升人民幣跨境使用便利度和收付效率,加強數據共享,提升「走出去」企業全鏈條使用人民幣進行投融資、項目建設和採購、收益回收等體驗;研究設計推動「絲路電商」、高端航運業、大型成套設備出口及海外員工服務等領域,提升人民幣跨境結算比重的專業服務方案。相關內容報道指內地光伏玻璃敲響過剩預警 成本上漲或使企業利潤率被「侵蝕」方案還提到,拓展自由貿易賬戶功能及應用場景。支持銀行基於境外機構自由貿易賬戶開發存款產品,允許非居民外幣存款利率參考國際慣例進行市場化定價。支持符合憑交易電子訊息為跨境電商提供結售滙及資金收付服務相關要求的銀行,通過創新自由貿易賬戶服務,為跨境電商提供與國際接軌的結算服務。(t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