荃灣永順街與德士古道交界住宅地,相關的城規程序已接近最後階段。城規會去年把用地改為住宅地帶,共收到39份申述,其中38份反對,惟規劃署不接納上述反對申述,料順利改劃作住宅發展的機會頗大。按照當局早前建議,上述用地將由地由「政府、機構或社區(9)」用途改劃為「住宅(甲類)22」用途,並訂明建築物高度限制為主水平基準上150米,日後以總地積比率約6.2倍,發展兩幢35層高的住宅,提供約790伙私樓,住用總樓面涉約42.6萬平方呎,另外設有社會設施、公眾停車場及零售設施。該39份申述均由個別人士提交,當中大部分人持反對意見,主因是用地鄰近高速公路,景觀欠佳及位置不便,不適合作住宅用途,而且住宅供應過剩,發展商未必對用地有興趣,加上發展會妨礙通風,構成屏風效應,交通及運輸影響評估亦未有考慮到北部都會區所增加的乘客流量對屯馬線的影響。不過,規劃署拒絕接納上述反對申述,重申政府在出售土地時,會考慮市場變化,讓市場環境平穩及健康發展,維持持續及穩定的土地供應,而用地亦已納入今個財政年度的賣地表內。同時,項目的發展密度約6倍,與周邊其他高密度的住宅發展相符,加上用地位置方便,客運量足以應付乘客需求,料發展對屯馬線帶來的新增需求甚微。(sl/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