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研報指出,小米集團(01810.HK) +0.900 (+2.094%) 沽空 $13.72億; 比率 20.616% 大幅縮短SU7 Pro及SU7 Max的提車周期,從一周前的約30周和一個月前的約34周,縮短至6至9周,並維持SU7基礎版的預計提車周期約30周不變。換言之,訂購SU7 Pro/Max的消費者很可能在2025年底,即在內地2026年電動車購置稅生效前收到車輛。另外,小米在雙十一促銷期間全渠道累計支付金額(GMV)達290億元人民幣,較去年同期的319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9%。
高盛認為,小米SU7 Pro/Max交付周期的縮短,顯示其在提升製造能力方面持續且穩健的執行力,並印證了高盛先前的觀點,即10月24日宣布的稅務補貼反映了小米對製造產能提升的信心。高盛相信小米的產能擴張將在幾個內月取得更多官方進展,認為SU7潛在新改款發布的窗口期,終於在未來幾個月內到來,這應能為SU7 作為小米的明星電動車產品之一,在進入2026年時創造有利的產品周期。
相關內容高盛:小米(01810.HK)已成為對沖基金普遍看空目標
高盛對小米維持「買入」評級,12個月目標價為56.5元。雖然高盛預期股價短期內可能面臨阻力,但該行認為以12個月來看風險回報具吸引力,且該行的樂觀估值(67.4港元)與悲觀估值(39港元)之間存在正向偏態。
長期而言,高盛相信小米穩健的資產負債表、強大的生態系統整合能力,以及因規模和深入參與電動車供應鏈而產生的成本優勢,將提升其在電動車領域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並且小米有能力利用其互聯的消費終端,建立全球最大的消費級實體智慧生態系統之一。 (hc/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1-12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