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生產力促進局公布2025年第二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調查結果顯示,本季綜合營商指數較上季輕微上升1點至43.8,指數與過去數季相若,反映在環球經濟前景不明朗下本地中小企的整體營商信心仍然維持保守。
五大分項指數中,「營業狀況」、「盈利表現」及「投資意向」分別增長3.7點、3.6點及0.3點,至41.6、39.1及49.9。至於「環球經濟」及「招聘意向」分項指數錄24.9及50.7,分別下跌4.7點及0.1點,當中「環球經濟」分項指數跌至接近2022年第二季度的水平,生產力局指,此反映全球貿易陰霾進一步為本地中小企帶來挑戰。
按行業細分,進出口貿易及批發業、製造業和專業及商用服務業的環球經濟分項指數錄得最大跌幅,分別下跌8.1點、7.9點及7.8點,跌至幾乎接近2021年第一季度的水平。次季綜合營商行業指數方面,在11個行業中金融及保險業的升幅最高,上升6.6點至52.7;資訊及通訊業、地產業和住宿及膳食服務業則錄得較大的跌幅,分別下跌5.7點、2.5點及2.3點,至分別44.1、42.5及41.2。
生產力局首席技術總監張梓昌指出,美國持續對世界各個經濟體的貿易施壓,有超過一半的中小企預料本季的原材料成本會上升,顯示本地中小企對全球經濟大環境的信心仍然疲弱,企業普遍表示期望透過拓展電子商務和數碼化措施,以較低成本接觸更多客戶,從而抵銷美國貿易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gc/d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