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美联储宣布最新一轮减息后,金管局於10月亦将其基本利率下调至4.25%,为2025年内第二次减息。根据环联(TRU.US) 发布的最新季度观点《市场环境好坏参半:香港消费者信贷市场稳步复常》指出,本港主要银行已相应调整最优惠利率,不仅减轻了消费者的借贷成本,更为香港消费者信贷市场稳步复常注入动力。
环联表示,虽然收入增长仍属温和,加上失业率亦有所上升,尤以年轻一代为甚;但零售市场有见逐步改善,同时楼市亦有序回稳。整体趋势显示,目前并非一个高速增长或疲弱的市场,而是一个审慎乐观的环境,为能准确识别并把握机遇的金融机构提供了增长机会。
环联亚太区总裁兼香港区行政总裁林嘉仪表示,虽然信贷成本下降有助推动市场需求,但随着金融机构相应调整利率,其收益或会收窄。预期市场增长将呈现不均趋势。因此,能够迅速回应需求、且有序地采用个人化策略以满足目标客户群的金融机构,将更有机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环联建议香港金融机构在目前环境下应密切留意以下关键指标,以辨识真正的市场讯号,包括:
信贷审批组合及标准:金融机构应明确界定目标客户群,将新信贷批核予符合条件的消费者,并避免采用过度单一化的审批准则。环联季度观点指出,金融机构若能采取以风险为基础的定价策略,而非单凭利率竞争,一般能获得更佳的还款表现。随着在拓展新客户群方面的竞争日益加剧,维持有序且审慎的信贷审批标准将是确保业务健康的关键。
早期还款状况(30/60日):持续监察早期还款纪录仍是评估信贷质素的重要指标。环联数据显示,消费者在开户后首30至60日内的表现,非常有助反映其整体还款表现。若早期还款情况稳定或有所改善,即显示消费者已逐步适应新的还款条件。反之,任何於早期出现的逾期还款则反映潜在的财务风险,特别是年轻或信贷使用率较高的消费者。
与同业回应利率转变的差异:随着金管局及美联储持续调整政策利率,金融机构能否迅速且有效地调节其定价,将成为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对利率变动(无论减息或加息)反应迅速的金融机构,能更有效地管理其盈利空间,同时维持客户的忠诚度。采取灵活的定价策略以平衡信贷组合增长与风险调整回报的金融机构,将在维持可持续增长及提升长期竞争力方面占据优势。
地区性房地产市场情绪表现:房地产活动仍是衡量家庭财务信心及按揭策略的重要指标。透过追踪不同地区的房地产成交量及价格趋势,金融机构可更精准地掌握按揭需求最先复苏的地区。信心表现稳定或温和回升的地区可能带来短期可见的信贷机会,相对较弱的地区则宜采取更审慎策略。环联发现,若金融机构致力提升服务质素及审批效率而非仅在基准利率上竞争,将更有可能於按揭市场中获得可持续的份额增长。
环联指,若这些指标保持稳健,建议金融机构可积极回应反应正面之消费者的信贷需求。反之,若指标转弱,则应收紧信贷批核,并聚焦於表现较佳的客户群。而随着香港信贷市场逐步复常,紧贴市场变化、灵活调整并拓展有效业务策略的金融机构,将最有可能於2026年由部分市场指标主导的复苏趋势中,把握机会实现可持续增长。(hc/u)(美股为即时串流报价; OTC市场股票除外,资料延迟最少15分钟。)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