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日本科技、娱乐行业领军者索尼集团(SONY.US) 在游戏和音乐业务销售额持续增长的推动下,尤其是2025年游戏热潮似乎比2024年更加强劲,索尼管理层调高了索尼利润和总营收预期,得益于多年来在内容上的大规模投资。
索尼在重心全面转向收购知识产权和专注于娱乐资产和游戏业务的同时,其作为高科技供应商对其他硬件制造商的供给努力陷入停滞状态。特别是其智能手机摄像头传感器业务,仍在长期低迷的市场中苦苦挣扎。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全球游戏玩家们对于PlayStation
5(即PS5)的需求依旧强劲,这款硬核游戏主机已进入上市后的第五年。索尼美股ADR价格近期持续上行,不过仍未突破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所创下的历史最高位,但是索尼股票在日本股市的交易价格进入2025年以来屡创新高,主要因投资者们押注游戏热潮在2025年继续席卷全球,他们看好这股热潮最大受益者的索尼走出“长期牛市”行情。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2024年12月的2024财年第三季度中,索尼售出了950万台PS5,较去年增长超过15%。与此同时,索尼在该季度的游戏软件销售额增长了7%,网络服务销售额增长了近30%。PS5的线上订阅用户数达到了1.29亿,创下了远高于任何一代索尼PlayStation游戏主机的记录。
来自华尔街投资机构晨星的研究主管伊藤和典表示:“PS5现在已经大幅丰富了其游戏库,扩展了用户群。这应当能确保未来两年内产生更大规模利润。”
在截至12月的财年季度中,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娱乐与游戏领军者还报告了出人意料的营业利润增长幅度,而华尔街分析师平均预期为两位数级别下降幅度。这促使索尼将其财年净利润预期上调10%,至1.08万亿日元(约合70亿美元),略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索尼还将2024财年总营收预期上调4%,至13.2万亿日元,将2024财年营业利润上调2%至1.335万亿日元,这两者也高于分析师普遍预期。
索尼的营收与利润大幅增长,还得益于其音乐业务部门的表现,流媒体服务提高了录制音乐和音乐出版相关的销售额。该公司的音乐业务,同时包括智能手机游戏和动漫出版,得到了日本以外地区这些流媒体服务产品持续受欢迎的帮助。
除了公布强劲业绩外,这家日本科技巨头还宣布计划回购最多300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5%,回购金额最高可达500亿日元,期限至5月14日。
1月,索尼宣布将首席财务官十时裕树晋升为首席执行官,自4月起担任该职务,负责扩大该公司的娱乐与游戏产品组合。
60岁的十时裕树负责了索尼在游戏主机之外的业务扩展,例如PC端游戏配件。2024年,索尼积极追求并购交易,推动其娱乐业务的大幅增长。索尼曾是派拉蒙全球(Paramount
Global)的竞标者,并表达了收购日本内容公司角川集团(Kadokawa Corp.)的兴趣,最终因领导层分歧而搁置了与印度Zee娱乐的合并谈判。
十时裕树的人事晋升标志着索尼的持续性,索尼可能会进一步撤回其拓展直播服务游戏的努力。该公司的其中一个最著名项目——《协同计划》(Concord)在发布两周内就失败并被终止。公司还重组了其游戏部门的领导层,使得西野英明单独负责关键的游戏和网络服务业务,而赫尔曼·霍尔斯特将负责游戏工作室部门。
上个季度,索尼推出了PlayStation 5
Pro,这是公司旗舰游戏主机的高价高性能版本。索尼表示,这帮助其在12月季度实现了超出预期的主机销售势头。
游戏热潮继续席卷全球,2025年或将是“最伟大游戏年”
在2025年,索尼将迎来一些重磅大作,包括卡普空(Capcom Co.)的《怪物猎人:野外探险》和Rockstar
Games重磅打造的令全球游戏爱好者们狂欢的《侠盗猎车手VI》,即“GTA 6”。
十时裕树在业绩会议上表示:“即将的众多热门游戏将帮助PS5延续当前的强劲增长势头,直到下一个财年。”
有业内人士预计《GTA
6》届时可能将打破电子游戏行业几乎所有的纪录——无论是游戏玩家规模还是销售额统计规模。其他预计在2025年将重磅推出的热门游戏还包括Capcom公司的《怪物猎人:荒野》。
“我们预计2025年将成为电子游戏历史上最伟大的年份,我认为索尼将从中分得一大杯羹。”专门研究游戏行业的分析师佩勒姆·史密瑟斯表示,他所在的伦敦投资研究公司专门提供日本股市研究报告。
史密瑟斯补充表示,PlayStation设备与其他公司所制作的游戏的兼容性使得索尼相对于竞争对手任天堂公司具有颇大优势,因为任天堂的游戏机仅限于自家游戏。
麦格理资本日本股票研究主管达米安·通恩表示:“游戏业务正在重新成为索尼的重头戏,且游戏利润看起来是可持续增长的。并且索尼估值很便宜,他们将凭借游戏业务实现盈利强劲增长——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强强结合。”“索尼股价此时在全球游戏类股票中脱颖而出,核心支撑之一在于它没有像半导体以及其他硬件公司那样受到分析师们对于地缘政治担忧的过多负面影响。”
(美股为即时串流报价; OTC市场股票除外,资料延迟最少15分钟。)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智通财经